岩土工程典型案例述评 顾宝等著 2015年版.pdf(高清带书签)正式版、免费下载9787112177608
↑↑↑点击图片可预览,PDF↑↑↑
大笨象分享时间:2022-12-29
更新时间:2022-12-29
出版日期:2015-07
ISBN:9787112177608
出版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资源大小:105.82M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为中国工程勘察信息网“高大钊教授专栏”的读者进行答疑的笔记整理之四,主要收集了岩土工程试验、检测和监测方面236个疑难问题的解答。本书共分7章,包括土工试验、原位测试、现场试验、原型观测、施工监测控制与处理、工程事故原因分析与治理、土的工程性质与工程利用;同时还收集了作者的16篇有关土工试验、工程检测和原型观测方面的咨询研究报告。这些内容具有代表性,集中反映了世纪之交工程建设中的一些岩土工程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本书可供岩土工程师和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土木工程师参考,也可作为岩土工程专业师生的参考读物。
本书主要介绍岩土工程的试验、检测和监测技术,分为网络答疑和工程实录(研究报告)两类内容。其中-类内容是我从69岁到现在这十多年中,通过网络答疑积累的有关“岩土工程试验、检测和监测”的答疑笔记的梳理和总结,而另一类则是我在68岁退休以前的十多年时间里所从事的有关岩土工程试验、检测和监测的咨询工作的案例实录。按照这套书的出版次序,应该是网络答疑笔记整理之四了。虽然,专业活动的方式不同,但这些内容是相通的,写在同一本书里,有互相补充、互相验证的作用。对于读者来说,通过答疑和实例的阅读,便于对岩土工程的试验、检测和监测技术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岩土工程咨询是我参与工程建设的主要形式,在咨询工作中学习,在咨询工作中奉献,咨询工作伴随我走过了漫长的几十年。在年过八旬的时候,回顾我的咨询生涯,想起年轻时,随先师俞调梅教授到建设工地参加各种工程咨询活动,耳濡目染,深受教益。先生在工程界享有盛誉的原因就在于他总是从工程实际出发考虑问题,在广征博引、谈笑风生中四两拨千斤,指出问题症结的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先生重视原型观测和试验研究,重视实测数据的分析预测,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原来的估计,先生一贯倡导的技术路线就是“观察法”。先生对建设工程问题,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带领教研室的同仁,参与许多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咨询工作。及至我能独立承担咨询任务时,每逢疑难问题,也总向先生请教,得到先生的悉心指点。早期的咨询工作,留下的文字资料很少,最近二十多年,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电子文档,为整理历史资料提供了方便。为了将这些来自社会的技术资料回归社会,为大家所利用,遂萌生整理出版之念。也可以说是作为学生,实践我的老师终身倡导的重视原型观察和工程监测的学术思想的一种继承和发扬,并希望在更广泛的工程实践中发挥其作用。
收录在本书中的工程咨询项目,内容涉及岩土工程试验、检测和监测等方面。参与工作的大多是我退休前带的博士生或硕士生,有的项目是他们读学位时做的,有的项目则是他们毕业以后做的。另外还有两位是20世纪60年代初从同济大学毕业的校友。当我们因为一-些工程项目合作的时候,他们都是以合作单位总工程师的身份参加了那些工作。他们很客气地说是我的学生,其实,他们的年纪也没有小我几岁,我仅是比他们早毕业了几年。还有几位是我的朋友,他们也都是协作单位的负责人。这些参与者都将在有关资料的出处中加以写明。因此,这本书实际上是我最近30年来的工作团队的集体创作。这些内容大多没有如此完整地发表过,这次发表这些资料有这么一些考虑:首先,我认为这些资料不仅对当年的工程建设有用,对今后类似的工程或类似的研究工作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如果不发表,资料就会散失,就不可能发挥作用。其次,参加过这些项目的学生,毕业以后也都已经有了10~20年的工作经历,这些资料的公开发表,也有利于他们今后开展有关工作。还有,我在网络答疑中对有些问题的答复,很多来源于在这些工程实践中所得到的数据和认识。现在,我将这些第一手 的资料公开发表,作为网络答疑的一种延伸,希望能更多地发挥这些资料的作用,为更多的同行所利用。
在这本书里,还编人了俞调梅教授的一篇没有发表过的文章。2014 年,魏道垛教授在整理资料时发现了俞调梅教授的这一份手稿,内容是关于上海软土的变形性质指标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是一篇很完整的综述性文献。从所引用参考文献的年代来看,估计是先生80多岁高龄时完成的,无论是图还是文字,也都是先生的手迹,这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历史文献。因此,在和魏道垛教授商量以后,决定将先生的这份手稿收录在本书中,以便让广大读者能够看到这篇文章,使其得到保存和流传。
这本书实际上是集体创作的成果,既有我的老师的遗作,也有我的许多学生参与了当年的咨询工作和近年的网络答疑工作,特别是李韬和岳建勇。李韬参与了我后期的许多咨询工作,执笔了不少的咨询报告;岳建勇参与了我网络答疑的答复工作。岩土工程界的许多同行非常关心网络答疑并积极参与,这里,特别要感谢Aiguosun版主,他出面回答的问题并不比我少。
目录
目录
第4章 原型观测
网络答疑
DZ大笨象资源圈,专注精品资源,提供免费下载
4.1 堆山造景工程的勘察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4.2 假山堆载工程的勘察执行什么规范?
4.3 关于一个堆山工程涉及的岩土工程问题
4.4 堆山造景如何验算地基承载力?
4.5 为什么实测土压力的数据存在异常?
4.6 对堆土高度为100m的填方,如何计算地基承载力?
4.7 对高填方下的涵洞,如何计算地基承载力?
4.8 存在负摩阻力的管桩检测时如何取值?
4.9 堆煤速度如何控制?
4.10 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部分测点的上浮?
4.11 关于建筑物沉降的两个问题
4.12 圆形基础怎样计算倾斜?
4.13 如何使地基承载力相应地得到提高?
4.14 对40m的高路堤,如何考虑地基承载力问题?
工程实录
案例一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在上海大华地区的适用性研究
案例二堆山造景对别墅桩基影响的足尺试验——京郊别墅堆山对桩基负摩阻力的试验研究
案例三大华公园世家D地块软土地基多塔楼整体地下结构的实施与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第5章 施工监测控制与处理
第7章 土的工程性质与工程利用
网络答疑
7.1 勘察报告怎么提基床系数?
7.2 中风化泥质砂岩的基床系数该取多少?
7.3 怎样描述和评价“软弱夹层”对地基基础的影响?
7.4 泥岩的承载力能不能作深度修正?
7.5 人工堆土形成的坡地勘察如何评价?
7.6 明德林应力系数能否这样应用?
7.7 高填方下的负摩阻力如何计算?
7.8 CFG桩检测承载力不够,换填桩间土是否可行?
7.9 怎么在现场快速鉴别土?
7.10 怎样考虑基础形式?
7.11 外国同行不知道什么叫特征值该怎么办?
7.12 在静载荷试验时如何考虑桩的负摩阻力?
7.13 如何处理回填土地基?
7.14 有地表水的条件下,不透水土层的附加应力怎么计算?
7.15 按什么思路计算沉降?
7.16 超固结土都成了欠固结土怎么办?
7.17 如何测定土的回弹模量?
7.18 如何处理覆盖有块石层的土层?
7.19 正常固结土是不是没必要采用压缩指数?
7.20 如何考虑地下水对车库的浮力影响?
7.21 未压实的填土,在雨季时会发生较大沉降的机理是什么?
7.22 对位于不透水层的结构,浮力的水头如何取值?
7.23 强夯处理以后,还需要作什么处理?
7.24 采用天然地基是否可行?
7.25 如何利用煤仓荷载的作用,使地基固结而提高其强度?
7.26 大型储罐工程的地基如何处理?
7.27 大面积高填土的地基怎么验算地基承载力?
7.28 究竟是桩端阻力还是地基承载力?
7.29 在支护结构规范中,为什么对腰梁等辅助构件没有规定如何计算?
7.30 填土的高度受地基土的承载力控制吗?
7.31 取样数量等于室内试验的样本数量吗?
7.32 对粉土,抗剪强度该取什么指标?
7.33 粉土有黏聚力吗?强度指标的经验值是多少?
7.34 如何结合工程条件,选择抗剪强度试验方法?
7.35 三十多层的高层建筑地基不处理行不行?
工程实录
案例一填海造地建造电厂的工程问题——某火电厂桩基试验咨询
案例二填海造地软基处理试验区资料分析
书签内容较多,已省略(本资源书签完整)
请先
!